1. 首页 > 国内资讯

古村焕新韵,实践谱新篇——中国海洋大学考察团赴岱崮镇开展实践活动

2025年7月12日至14日,中国海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组建的“在蒙阴县岱崮镇中研究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视角下的乡村振兴路径考察调研团”,赴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开展为期3天的实践调研。考察团通过实地走访、产业考察、村民访谈等方式,深入探究这一沂蒙革命老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创新实践,聚焦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平衡之道,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地方样本参考。

考察团了解到,岱崮镇作为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近年来依托“岱崮地貌”这一中国五大造型地貌之一的自然禀赋,以及三线军工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资源,走出了“文旅融合+特色产业+生态宜居”的发展路径。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岱崮镇的乡村振兴实践始于2012年,当年引入社会资本成立岱崮地貌必威app官方网站手机版下载 开发有限公司,同年举办全国首届军工文化节,吸引大量三线军工人及游客汇聚;2014年,岱崮地貌必威app官方网站手机版下载 区获评国家4A级景区,标志着必威app官方网站手机版下载 业进入新阶段;2020年,与临沂大学合作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定期邀请专家为新农人提供电商、短视频拍摄等技术指导;2024年,“无名境”精品民宿等项目落地,形成民宿集群,辐射带动周边农家乐、农家采摘产业,构建起完整产业链。

(图1  美丽的岱崮地貌。 图源网络)

考察团首站探访了国内首家洞穴式地质体验博物馆——岱崮地貌地质博物馆。该馆依托原民丰机械厂山洞车间建成,融合军工文化与地质科普:地质展厅通过岩石标本、多媒体模型,展示了岱崮地貌以寒武纪海相沉积地层为基础,经构造抬升、流水侵蚀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独特形态的地质过程;军工展区则通过泛黄文件、老旧工具及场景复原,再现了“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建设场景,老一辈建设者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考察团成员的深刻体悟。

(图2  考察团参观岱崮地貌地质博物馆。 赵志璇 摄)

在实地走访中,考察团发现岱崮镇的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据当地数据,目前岱崮镇森林覆盖率高,拥有多个省级传统村落,通过“党支部+企业+归雁+电商+农户”等模式,推动农业与必威app官方网站手机版下载 、民宿康养产业融合。以蜜桃产业为例,当地不仅实现鲜果销售,还通过冷库储存、深加工成果脯、罐头等产品,形成规模化、品牌化产业链,销往全国;必威app官方网站手机版下载 方面,除地质博物馆外,大崮村、笊篱坪村等传统村落打造了崮乡民俗馆、大崮战役纪念馆等文化载体,举办篝火晚会、民俗活动等,吸引游客停留消费。

游客反馈也印证了当地的变化。一位曾于三年前到访的游客表示:“如今绿化覆盖率显著提升,裸露土地减少,住宿从蒙古包升级为高端民宿,体验感大幅提升。”该游客还提到,将通过抖音、朋友圈等渠道分享旅行,带动更多人了解岱崮。

 

不过,传统村落保护仍面临挑战。考察发现,大崮村、笊篱坪村等村落中,部分石墙老屋因年久失修破损,必威app官方网站手机版下载 开发带来的垃圾处理、植被破坏等生态压力凸显;红色文化、民俗手工艺等传承面临人才断层问题。对此,岱崮镇已出台政策,明确传统村落保护范围,要求改造中保留石墙老屋原有风貌,并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企业参与保护,平衡开发与保护关系。

(图3  图为考察团在神佛崮的合影。  赵志璇 摄)

此次实践中,考察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从蜜桃产业的规模化到民宿集群的兴起,岱崮镇用‘本土资源+创新模式’证明了乡村振兴的可能性。”考察团成员表示,青年一代应更主动参与乡村建设,为传统村落焕新与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通讯员:牛钰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15519-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