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国内资讯

“三下乡”社会实践|青春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赋能土堡新生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福建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组建的“土堡青耕队”于2025年6月27日正式启程,奔赴永安市小陶镇开展为期四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建设。

土堡沧桑逢旧念,修缮妙法启新程。晨雾未散时,实践队的脚步已叩响慎修堡的青石门槛。这座矗立三百年风雨的夯土巨堡,此刻正以斑驳的墙垣诉说时光的密语——蜿蜒的裂痕是岁月镌刻的年轮,剥落的墙皮下裸露出稻草与黏土交织的肌理,檐角风铃在晨风中低吟,仿佛在召唤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故事。此刻,慎修堡不再只是沉默的建筑,而是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时光驿站,队员们仿佛看到了工匠师傅的手指在千年古法中穿梭,用现代测绘技术为每块残砖建立数字档案,又在修复时严格遵循“最小干预”的原则。在匠人的妙手中,修旧如旧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与历史对话的绣花功夫,也正是这份绣花般的匠心,慎修堡完成了从沧桑土堡到文化地标的涅槃重生。

图 1文化站站长介绍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公园。陈梓豪供图

土堡修旧谋富路,文旅融汇振乡村。考察完小陶镇独具特色的土堡后,实践队实践队紧随文化站站长黄光棉的脚步,踏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公园,开启又一段意义非凡的红色文化之旅。黄光棉站长感慨道:“我们修复的不仅仅是建筑,而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集体记忆,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家园。”他指出,通过“修旧如旧”的方式保留土堡的原始建筑特色,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并了解当地红色文化,每一块斑驳的砖石、每一处古朴的雕花,都承载着往昔的烽火岁月,是先辈们英勇抗争的历史见证,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古老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 2实践队成员通过木工示范后进行体验。陈梓豪 供图

图 3实践队成员设计土堡建筑套章。苏淼 供图

木雕绝艺惊尘客,文创奇思焕古颜。“让土堡文化‘活’起来,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队员们被土堡木雕的精湛技艺所深深地震撼,于是便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技艺学习活动——雕刻土堡窗花。在工匠师傅讲解示范后,他们迫不及待地拿起雕刻工具,仿佛手中握着的不是普通的刻刀,而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火种,虽然动作略显生疏,但那份专注与认真,却让每一刀都充满了对传统技艺的敬意与热爱。同时,实践队也充分发挥艺术设计学院的专业特色,以文创设计为切入点,精心设计、反复打磨,将土堡的马头墙、斗拱等特色元素巧妙融入套章等文创产品中,力求让每一件文创产品都能成为土堡文化的鲜活载体,不断赋予传统建筑新的生命力。

图 4实践队成员体验舞龙大合照。陈梓豪 供图

多维践履寻佳径,专业倾情筑乡村。从对土堡的修复保护,到推动其文旅开发,实践队通过多维度的实际行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纷纷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调研,用专业所长为土堡文化赓续与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通讯员 黄麟玉 王雨轩)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15498-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