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国内资讯

乡合“科技+服务”:90后小白种地创业,亩产增收超300斤的底气

传统玉米种植模式产量低、收益差,但河北武邑90后姜世国却敢包300亩种玉米,底气何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是关键!这套技术由中和农信旗下的乡合平台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玉米专家团队密切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并加以推广应用。巧用宽行改善通风透光、窄行提升种植密度,辅以滴灌带精准输送水肥,这套组合拳实现亩均增产300-400斤!更有专业团队“播种到收获全周期服务”为零经验者托底。

这一实践正是响应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主攻粮油单产提升、推广高效模式与水肥一体化的部署。乡合正通过因地制宜探索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通过“四良”融合配套,以“科技+服务”,打造成标杆高产田,带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均衡增产。姜世国的300亩科技田,正是其缩影。

图为乡合与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指导组召开关于“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的研讨会。

乡合通过和各地科研和生产一线技术服务深度合作,将中国最前沿的种植研究成果,通过综合服务体系落到田间地头,成为中国顶尖农业研究组织与中国广大种植户的连接器、放大器。

盛夏七月,90后新农人姜世国的300亩玉米格外青翠挺拔,丰收在望。姜世国是一位90后,就在一年前,这位河北衡水武邑县审坡镇花园村的小伙,还在为县城送啤酒的奔波和初次尝试种植香菜遭遇亏损而一度心灰意冷。

在他迷茫之际,父母分享的体验让他看到了转机。父母曾通过中和农信旗下乡合的农业服务,实现了省心高效的种植和满意收成。父母的信赖和赞誉,加上自己良好的合作体验,这让姜世国心中一动:“他们懂技术,服务又实在,像我这样的‘种地小白’,是不是也能靠他们搞出名堂?”带着这份好奇和一丝希望,当乡合的技术团队主动上门,为他详细讲解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科技种植方案时,姜世国决定:放手一搏!自己承包的300亩地种玉米,并决定全面采用乡合提供的“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方案!

“不是头脑发热。”姜世国强调,“我做足了功课,对比了各种模式的利弊,但我坚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亲历过乡合的可靠服务,他选择全心信任:“交给他们,我心里有底,顾虑少。”这份基于了解和信任的“孤注一掷”,成为他创业的关键一步。此外,作为一个有丰富经验的创业者,姜世国其实对种植业也是做足了考量。“选择包地搞种植,是笔‘快反馈’的投资。”姜世国解释,“周期短、结果明,不行也能快速调整。比起创业做生意,试错成本低得多。”

科技突破: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直击增产痛点

玉米增产是一项系统工程,亩穗数、穗粒数、穗粒重要达到高效平衡才能实现增产,而亩穗数的增加将会面临诸多风险。乡合提供的“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方案,为有效规避这些风险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方案:

1.基于地块土壤墒情、气候条件及农时窗口,科学推荐最优密植模式(河北区域成熟应用宽窄行、一穴双株、品字形)。如姜世国的300亩玉米地,专家综合研判选定“宽窄行”模式,奠定高产架构基础。

2.严选经区域试验验证的耐密、抗逆、高产品种,确保高密度群体下稳产高产潜力。

3.全程指导精量播种,保障播种质量与出苗均匀度;应用滴水齐苗技术,精准调控水分,有效根除“大小苗”问题,奠定整齐健壮群体基础。

4.实施植保抗逆一体化方案,一次作业同步实现病虫害高效防控与茎秆强健防倒伏,为密植玉米全程健康生长护航。

5.集成智能滴灌系统,实现生长中后期“水肥药一体化”精准按需供给。依据玉米需肥规律动态调控,显著提升水肥利用率,是突破单产瓶颈的关键驱动。

“宽窄行”巧布局:

利用玉米明显的“边行优势”(边行植株因通风透光好而长势佳),创新采用宽行与窄行交替种植模式。

核心优势一:突破密度限制。宽窄行布局允许适度密植,在河北地区可达到每亩5500~6500株甚至更高,显著增加单位面积株数。

核心优势二:优化生长环境。宽行(80厘米)极大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同时,宽行也为田间作业(如机械施肥、喷药)提供了便利。

核心优势三:精准施肥提效率。肥料主要施用在窄行区域,减少宽行浪费,大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并可抑制杂草发生。

配合宽窄行,集成智能滴灌系统则实现了水肥管理的精准化与高效化。

集成智能滴灌系统:

精准水肥:田间铺设的滴灌带,能将水和溶解的肥料精准、均匀地直接输送到每一株玉米的根部。

滴水齐苗:创新滴水齐苗技术,保苗率由80%提升至95%以上,出苗水时间在48小时以内,可以有效抑制密植群体空秆和大小穗发生。

按需供给:系统可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需肥规律,进行“少量多次”的精准追肥灌溉,满足作物最佳需求。

“定制化+陪伴式服务”:田间地头的定心丸

先进技术的成功落地,离不开强大服务的支撑。乡合的“陪伴式服务”是姜世国敢于放手一搏的最大底气。

节点把控“不误农时”: 客户经理如同“田间闹钟”,在关键农时节点准时将所需农资送到地头,并详细讲解技术要点。技术老师亲临现场指导作业,监测作业效果。

“有求必应”的专家团: “不管大小问题,一个电话或微信,技术老师第一时间解答,知无不言!”。另外,为了姜世国“玉米收完接着种香菜”的计划,技术专家葛冬冬还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种植习惯及茬口安排,为他量身定制了涵盖品种选择、测土配肥方案、精准施肥追肥策略等个性化种植“秘籍”。并且定期深入田间,实地查看苗情长势,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水肥方案和病虫害防治策略,实现科学精准管理。

危机时刻“力挽狂澜”: 今年春季遭遇低温,严重威胁玉米幼苗。技术团队迅速制定方案,指导姜世国精准追肥和喷施叶面肥,成功挽救了秧苗!“没有他们,损失不敢想。”更令他惊喜的是,团队还以远低于市场价帮他联系了山东农业大学的专业土壤检测。

当被问及选择乡合的原因,姜世国给出了朴实的答案:“乡合提供的,绝不仅仅是卖农资、给技术。它更像是‘事事有提醒,服务在身边’的贴心管家,是真正的‘陪伴式服务’。解决了我们新手最怕的‘不懂、错过、没人管’这些痛点,让我能安心种地,专心创业。这份‘在客户身边,陪伴成长’的理念和行动,就是核心价值!”姜世国笑言要给他们的服务打9.9分,“怕他们骄傲。”

“丰收印证:科技种田的硬实力

如今,站在田边,姜世国信心满满。经过科学精细化管理,他的300亩玉米长势喜人。根据目前的长势,预估亩产将比传统种植方式增产300-400斤干粮! 这意味着300亩地折算增收有望超过10万元。科技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肉眼可见的验证。丰收在望的喜悦,更点燃了他更大的梦想:“明年,我想把规模扩大到2000多亩!我相信,有乡合这样的专业伙伴一起干,一定能种好!”

展望:科技兴农,未来可期

姜世国的增产案例,是新农人拥抱科技、借力专业服务的缩影。 2025年,乡合大力推广的“玉米密植滴灌高产技术”已在河北、内蒙古、河南等全国多个省份加速布局,落地面积持续扩大,增产增收成效显著,生动彰显了“科技赋能+专业服务”双轮驱动的强大力量。

河北临西、正定推广“玉米密植滴灌高产技术”打造高产示范田

在广袤的中国乡村,乡合推广的创新技术与陪伴式服务正深度融入田间地头,支撑更多耕耘者满怀信心播种希望。科技兴农,未来可期!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在科技与服务的共同滋养下,描绘出更加丰饶美好的丰收图景!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15417-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