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国内资讯

强国有我,青春有为丨走进乡村,照亮心灵

青春的脚步踏响征途,务实的行动见证初心。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心心’之火,可以燎原”文明实践队于2025年暑期,紧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刻内涵,将心理健康辅导和留守儿童关爱作为连接个体成长与国家精神强盛的纽带,深入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小龙镇,开启为期七天社会实践的征程。实践队以心理服务为画笔,在乡村的蓝天白云下,为小龙镇的留守儿童与老人勾勒温暖的底色,用青春的热忱点燃希望的星火,书写了一段时光有限但篇幅无限的“心心”相映实践故事。

一、在欢乐中播撒“心”的种子

实践队联合小龙镇政府,在镇政府提供的活动室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通过情绪认知心理课和安全知识讲堂,实践队为孩子们打造了“心灵+安全”双成长课堂,这种结合学习让知识真正“活”在了孩子们心中。在活动中,实践队运用“抓乌鸦”、“你画我猜”等互动游戏,迅速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借助情绪播报、纸趣解压等特色环节,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情绪、科学释放压力。此举旨在帮助孩子们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升其心理健康韧性。

 

 

二、在微风中扇出“心”的关怀

实践队多次穿梭在烈日炙烤着的乡间小路上,全面深入小龙镇1个居委会、2个社区及5个村庄,开展老年群体心理健康关爱行动。队员们入户走访,将印有心理知识的定制宣传扇送到老人们家中,也送到了一位位田间劳作、溪边清洗、井边备菜的身影旁,为他们带来炎夏里的徐徐微风。每位队员在细心询问老人们平日生活状况的同时,也贴心讲解了定制宣传扇上的心理知识,扇面上印着“每日自我肯定语”的微笑小人与老人们讲述的红军事迹,在光影交错中谱写出跨越时代的温情乐章。七日里,近350把扇子化作纽带,将心理关怀送进近百户人家。

 

 

三、在历史中汲取“心”的力量

白云山麓,青松肃立。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实践队走进小龙镇白云山村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在毛泽覃旧居、红军医院旧址、白云山战斗指挥所等红色遗址,队员们在村干部的带领深入学习革命历史,感悟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无私奉献精神。实践队在入党誓词石碑前高声齐唱《义勇军进行曲》,以铿锵有力的歌声追溯革命初心,用赤诚真挚的旋律凝聚奋进力量。当《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回荡在白云山村,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呐喊在此刻共鸣。革命先辈用生命镌刻的赤诚,化作队员们脚下延绵的红色足迹,向着新时代铿锵延伸。

 

 

四、在耕耘中收获“心”的果实

6月28日至7月4日,从多元化的室内心理活动到不同村落的田间地头,从自编的留守儿童问卷调研到定制的心理知识宣传扇发放,实践队行动书写了一份扎实的成绩单:于小龙镇累计开展19场室内心理活动,活动对象近390人次,共收集约170份问卷,发放近350份宣传扇,累计走访近100户居民,总计服务300余人。据镇政府工作人员反馈,因小龙镇近年居住人口锐减,临近暑假期间学龄儿童的流动性极大,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人数远超她的预期。而实践队调研问卷的收集数量占今年小龙镇留守儿童总数的八成以上。这些数据背后,是心理服务在乡村土壤生根发芽的生动注脚。

 

 

 

 

扎根乡土间,初心映山河。七日实践时间虽短,但“心心”之火已在小龙镇的青山绿水间悄然生根。“‘心心’之火,可以燎原”文明实践队以“心理服务”为舟,载着心灵的温度与专业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展现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

 

 

来源:“‘心心’之火,可以燎原”文明实践队

编辑:陈丽花,廖赐安,何慧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15474-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